以司为家 敬业奉献
——记南京Site设备技术部工程师李师傅

早上8点多,和往常一样,李师傅参加了部门晨会,明确了一天的工作任务。“别看我办公室在1号楼4楼,但经常要在园区跑来跑去,处理各个地方存在的或大或小的问题”,李师傅说着就要往3号楼去,阴霾的天空飘着细雨,正好可以检验新做的防水是否达标。

2005年,李师傅就以兼职的身份在金斯瑞做事,先前负责电工和机修的他对于业务很是精通,但与金斯瑞的缘分却是从行政兼司机的角色开始,原来那时的他有一辆面包车,常常载着Frank和Zhiqiang等人一起去跑业务,或者是接送往返于机场、车站等地的客户。一来二去中,李师傅负责、敬业的工作态度给公司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对他非常信任。

2007年,在上家单位工作了22年的李师傅迎来了职业生涯的拐点,他将联系好供电局找到新工作的情况与Zhiqiang进行沟通,没想到得到了Zhiqiang的盛情招揽。要知道,当时李师傅找好的工作薪水是金斯瑞给出的2倍,“最主要的还是看好这家公司的发展势头,没有多想就来了,更没想到的是,这一来就要干到退休了”,李师傅平淡地回忆起当时的点滴。

事实验证了李师傅的判断,从2004年在南京设立生产和研发中心之初的几个人到如今的全球员工超过6000人,金斯瑞呈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发展速度。“我的工号是357号,当时人数翻倍不过是一年左右的事,后来的发展大家也都有目共睹,真的是太快了”,一边说着,他举起自己的工牌给笔者看。

在雍熙园区刚启用时,内部道路的路灯全部采用时控开关的方式管理。没过多久,细心的李师傅就发现了这种方式存在的一个弊病,“它不是智能的,无论白天时间如何变化,只要设定好了,只能机械地按照固定时间开关灯,会造成能源浪费”,他随即将这一情况上报,最终将园区内的开关统一更换成了光控式,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公司节约了成本。

时间回到雍熙园区建立之前,李师傅那时开车带着Frank等人去过江北高新区、仙林大学城,甚至去过江宁区的银杏湖……“几乎满南京地跑,为的是帮不断发展的金斯瑞选择一个化新蓝图为现实的理想之地”,李师傅介绍说,和现在厂房林立的景象不同,当时附近全是连片的田地。正是在这块充满生机的土地上,金斯瑞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边干边学、积累经验,是李师傅回顾16年金斯瑞生涯的一个真切体会,“金斯瑞是一个督促人持续学习的地方,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拓展,我们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和获得技能才能跟上公司的发展节奏,才能让自己不掉队。”

丹心赤忱,奉献无声。除了8号-10号楼外,雍熙园区其他楼栋几乎每一处开关的位置李师傅都一清二楚,就连每栋楼里的水阀在哪里,他也是明明白白。交谈期间,李师傅的电话不时响起来,他都有条不紊地一一解答,大到电路设备,小到灯泡、水龙头,都是他的业务范围,在雍熙园区1号楼忙碌的同事都是他的服务对象。“因为原先担任过主管,所以有些搬去别的楼的老同事还是会给我打电话,有问题总还会想起找我”,李师傅颇为自豪地说道。

敬业是李师傅身上的另一个特质,陪伴公司走过爬坡阶段的他,亲眼见证了管理层以何种忘我的工作状态在奋斗的姿态,“那时,Frank和团队经常开越洋会议,为了应对时差问题,会议常常始于晚上九点,并持续数个小时,我会在会议结束后再把他们送回家”,李师傅回味着至今仍令他记忆犹新的过往细节,“干事业确实是需要一股子精神的,要有一种强烈的信念支撑才能让人坚持到底,直至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对他来说,坚信公司有发展就是这样一个推动他在金斯瑞持续工作下去的朴素信念。

“雍熙园区一点一滴的发展,我都历历在目,长期以来,我早已对公司产生了一种家一般的感觉”,李师傅动情地说。比如,一些实验室进行改造时,有的试验台或实验桌要处理掉,他总会在群里喊一声,谁要试验台,谁要实验桌?“测序部、质粒生产等部门通过我弄了很多换下来的办公桌或实验桌,为他们省了不少钱,他们也不止一次地给我写表扬信”。

面对今年即将迎来的退休时刻,李师傅流露出了不舍之情。“就像看着一个小孩慢慢长大,我对雍熙园区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就拿园区配电房的配电柜来说,“哪些柜子里面开关有多大功率,哪个柜子通向哪里,我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能让其他人一目了然。”

精神矍铄,腰板笔挺的李师傅在查看完毕3号楼的防水处理情况后,又迎着霏霏细雨穿过小广场走进1号楼,“保洁阿姨刚打电话来,说这边的电茶炉有点状况,我来看看”。交流期间,李师傅反复提到的责任心让笔者印象深刻,而他也在平凡的岗位上,以16年如一日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敬业的真正含义。

喜欢新升级的网站吗?

讨厌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非常喜欢

*